對企業主來說,訂價或許是最難的課題吧!訂太高怕消費者不買帳,訂太低又怕利潤不夠,忙了半天只是做白工,您如何訂定價格呢?
成本訂價法
計算生產成本,再加上應有利潤的百分比,這或許是最普遍、也最偷懶的方法,因為不用考慮競爭者或消費者的接受度,但是遇到競爭,必需減價,開始時犧牲利潤,到最後血本無歸,往往落得停止生產的地步。
參考市價法性
根據同質性產品的市價高低範圍,再參考自己產品的品質與服務,在範圍內,訂出產品價格的位置,這是較保守穩健的做法,跟大家差不多,等於跟大家在同一市場競爭,很難有突破性的發展。
消費者接受度
有人說最好的訂價是消費者所能接受的最高價格,因為高售價可提高公司與產品形象而且利潤最高,也就是所謂「三年不發市,發市吃三年」的經營方式,難就難在於要得知消費者能接受的價格,通常得花大把銀子做市調。
低價策略
細水長流的經營的方式,講求的是長期性的總利潤,台灣廠商善於經營管理,壓低成本下做出品質優異的產品,台塑擅於擰出最後一滴水,鴻海軍紀嚴明的大軍,都是個中翹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