剛學太極拳時,常被一些專有名詞搞得七葷八素,光是力量就有蠻力、拙力、巧力、內勁、內力、功等幾個等級,其中勁又可細分為數十種,解釋的文章雖多,但多是拿古文解釋古文,總有隔靴搔癢,不知所云之感。
以力量的來源來看
不同門派出拳的著眼點不同,求力大、求快、求省力、求出力時不被對方利用…,使用技巧相異,打擊位置角度不同,用到的肌肉與各部分肌肉分配比例自然不同,例如太極拳的按發勁幾乎只靠後腿蹬地之力,捋採則是腿部放鬆下沉加上轉腰之力。
拳擊的力量近40%來自後腿蹬地之力,近40%腰胯旋轉力,手臂伸展只佔了約20~25%,也就是說無論內力、外力、蠻力、拙力,所有武術或運動,都離不開牛頓力學原理,而人體要發出力量,百分之百靠肌肉收縮與放鬆。
註:拳擊經驗不足的人臂伸佔的比例可能多至40%,蹬腿的比例甚至少於20%,因為腿力數倍於臂力,所以相同體型的人,因為用力方式不同,最後發出的力量會有很大的落差。
放鬆與協調性
以傳球為例應該比較容易了解;一般人用左手丟球總是感覺卡卡的,用很大的力量球還是丟不遠,想把球丟遠些,只能用更大的力氣,這個可稱為蠻力;換成右手很容易掌握球的重心,把身體的力量傳遞到球上,浪費的力量不多,輕鬆地將球丟到遠處,稱為巧力。
記住右手的感覺,再用左手練習一陣子,感覺似乎抓到一點訣竅,球可以丟得比較遠,但還是無法把力量完全傳出去,稱之為拙力。
棒球選手傳球,動作更小,花的力氣不大或者用力的時間很短,就可把球傳得又遠又準,稱之為內勁或內力。
再以投籃為例,分解動作是先放鬆下沉,朝地上彈一下,趁勢往上跳,同時挺腰,伸直手臂將球投進籃框,換句話說投籃用力的順序是先放鬆身體關節,讓體重往下沉產生與地面的反作用力,加上雙腳蹬地跳躍之力,加上身體伸展之力,再加手臂伸直之力,最後將球投進籃框。
出拳攻擊與傳球、投籃一樣,不單只靠臂力,也要用到身上多處關節肌肉,就像推火車般,一節一節由腳到手,當全身各關節肌肉發揮的力量瞬間相加時,就會產生巨大的威力,如果該鬆時不鬆,該緊時緊不起來,力量便會無法順利傳遞或相沖而大打折扣。
無論蠻力或內勁,都來自肌肉收縮與放鬆,對肌肉的控制能力和協調程度產生了不同的力,肌肉可以短時間練成,但要高度協調運作,達到內勁的程度,必須長期鍛鍊才能達到,其中最大的訣竅在於放鬆,放鬆不代表無力,近代運動科學已指出放鬆時肌肉發揮的力量較收緊為大;如果要再更上層樓,當神經反應、心理素質、經驗直覺累積至一定程度就達到功的境界,這需更長的時間才能養成,所以強力拳擊等武術多半在30歲前可達到高峰,但歷代太極拳大師最早也要40多歲才能達到高峰,有許多甚至到5~60歲還有新的領悟,這也是太極拳值得用一輩子的時間去學習和迷人之處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