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皮介紹--表面加工(一)
真皮種類繁多,以產地來源,義大利進口一才約400元,大陸進口只要100元,價格可差到4倍,同樣的材質,做出千變萬化的質感,價值同樣三級跳,這往往也是名牌精品最大的賣點。
絨面皮:
包括牛巴革nubuk(絨毛較短)、鹿皮革、絲絨革(絨毛較長)等。
以頭層皮作拉絨處理,呈現絨面柔軟舒適的溫暖質感,皮身厚實、韌度強,柔軟度、透氣度、吸水性極佳。
表面沒有防水防污處理,容易髒污,易刮傷,忌接觸油、水,保養不易。
表面油脂會耗損,需經常上油保養,建議噴防水保養劑。
辦識法:滴一小滴水在皮革表面,水會馬上被吸收、擴散,使顏色變深;用手磨擦皮革表面,往某一方向顏色變淡,往另一方時顏色則變深。
麂皮Suede:
不是指麂這種小型鹿的皮,而是以第二層或第三層皮(真皮組織) 作拉絨處理,使用約2周後開始軟化。
反毛皮suede:
又稱起毛皮,類似麂皮,但纖維較粗,有明顯細毛,觸感更加柔軟,保暖度極佳,厚度較薄,質地較不結實,透氣度極佳。
使用約一周後開始軟化,忌接觸油、水,建議噴防水保養劑。
打蠟皮、擦色蠟皮:
植鞣或半植鞣的高檔皮,表面未經任何裝飾,只是染色打上燒焦臘,利用蠟在不同溫度下,經拋光產生變色不均勻燒焦效果,通常淺色居多,另一是打鞋乳,使其產生自然光澤。
皮紋清晰,立體感強、手感光滑、透氣舒適;遇水有明顯濕印,容易吸收水份及污漬,避免接觸油、水。
瘋馬皮crazy horse:
未經深度染色,使用大量特殊的油和臘,使皮革帶有油性,皮面呈現強烈對比,有西部牛仔粗獷的感覺,屬個性化的皮革處理。
特色是刮到會留下細微痕跡,用指腹推一下,刮痕多可消失。
柔軟度和透氣度佳,非常耐穿、舒適,使用約三週後軟化,忌勿上亮光臘。
保養:先上油,皮鞋的面料才不會裂開,上油後再打一層鞋臘,增加光澤。
磨砂皮:
未經深度染色,頭層皮表面行拋光處理,磨掉疤痕或粗糙纖維,露出整齊均潤的皮革纖維組織,再染成各種流行顏色。
特色是刮到會留下細微痕跡,用指腹推一下,刮痕多可消失。
真皮介紹--表面加工(二)
油皮Oiling Leather
俗稱懶人皮,去除珠面,利用大量油脂處理,使皮面光滑有油感;彎摺撐開,顏色會變淺或變深些,放開後又恢復正常,耐撞耐磨,保養容易,頗受日人喜愛。
柔軟度和透氣度差,使用約四週後開始軟化。
油臘皮:
以頭層皮採用油鞣,經打磨、上油、打蠟形成特殊光澤感,具仿古藝術效果,皮革柔軟,彈性好,張力大,透氣度差,使用約四週後開始軟化。
吸水性、吸油性強,遇油水,顏色會變深,越用光澤度越高,越有韻味。
可上鞋油保持光亮,表面容易留下刮痕,塗抹鞋蠟後會消失。
油蠟效果--表面好像上一層臘質,光滑有光澤,也有霧臘效果
漆皮paent leather(鏡面皮革):
以二層皮噴塗各色塑料塗層(PU)後,壓光使皮面呈現復古的塑膠與未來的金屬質感,色彩飽和亮麗,或作消光處理。
不需特別保養,用水擦拭即可,避免高溫,特別容易刮傷或被染色。
爆裂皮
有細微不規則裂紋,紋路大小可以化工樹脂控制,頭層皮爆裂表面較細緻,二層皮爆裂質感更粗糙,具仿舊復古質感,強烈的個人牛仔風味。
柔軟度和透氣度中等,塗飾層很薄才能爆裂,因此容易脫皮,使用約三週後開始軟化,少碰水油等液體。
防刮皮 saffiano leather
以原皮處理並加強皮革韌性,較具彈性,有光澤度、抗水性、耐久性具佳,對輕微壓痕可自行恢復原狀,無須特別保養,可上鞋油。
皮質稍硬挺,透氣度中等,使用約三週後開始軟化。
擦色皮:
修面皮表面先噴較淺底色亮層,再噴一層較深較暗顏色,以布輪磨擦有層次的露出底層,產生雙色效果。
打光皮:
傳統的皮革處理方式,用酪蛋白做表面塗飾,重複的磨光皮面,以產生優雅、鮮明自然的透明光澤,深受歐洲高級鞋喜愛。
耐水性較差,不適合做戶外鞋。
壓紋皮embossed:
開模壓製各種紋路;如動物紋路--鱷紋、蛇紋;植物紋路--荔枝紋、針葉玟;幾何紋路--菱形紋、顆粒紋等。
印花或烙花皮:
選料同壓紋皮,以印刷或燙烙成有各種花紋或圖案的頭層或二層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