類比與數位訊號

聲音是聲波在大氣中的震動,需轉化成訊號才有類比或數位之分;
類比訊號:將聲波的振動轉換成電位高低變化的訊號。
數位訊號:將類比訊號分割成無數片段,並將每一片段的振幅值轉換成數字訊號;分割越細,越能呈現原音,如每秒分割成44,100個點時,人耳幾乎分辨不出差異,即為CD音質是44.1kHz取樣頻率的由來。

影響音質因素

數位訊號由三個基本條件構成,這也是影響其音質的因素:
取樣頻率(Sample Rates): 每秒取樣次數;將一秒的聲波切割成許多個等分,加以數字化,取樣頻率越大,表對聲波分割越細,就越接近原音。單位為Hz (赫茲)或KHz(仟赫茲),1 Hz代表每秒取樣一次,DVD的標準是96 kHz。
樣本大小: 每一片段聲波的振幅佔用的空間大小,樣本越大,聲音品質越細膩,單位為bits,CD音質是16位元,DVD標準是24位元。
聲道: 分單音(Mono)及立體聲(Stereo,兩聲道)。
 常用的錄音格式是:  電話音質(11,025Hz, 8bits, Mono)、收音機音質(22,050Hz, 8bits, Mono)、 CD音質(44,100Hz, 16bits, Stereo)、DVD音質(96 kHz,24bits,Stereo)。 數位訊號在編輯、儲存、傳輸上較容易。

壓縮檔與傳輸率

聲音檔大小=取樣頻率(Hz) × 樣本大小(bits) × 聲道數 × 秒數
 CD音質一秒鐘容量:44,100 (Hz) x 16 (bits) x 2 (聲道) = 1,411,200 (bits)
 1,411,200x60÷8÷1024=10,336kB=10MB(一分鐘容量)
傳輸位元速率(BitRate)單位是bps(bit per second,位元/每秒),也就是每秒可傳輸多少位元。
 以CD音質為例,每秒傳輸量為1411.2 kbps,這麼大的檔案,無法在網路上播放,也不方便儲存,因此發展出許多壓縮技術,如:MP3、WMA、RM等。
 以壓縮檔MP3為例,常用傳輸率為128 kbps,代表每秒鐘的資料量為128 kb,只要網路速度在128 kbps 以上,就可以直接線上收聽,不用等到整個檔案下載完才播放。

作者:飛盟廣告設計 印刷 經理/王焜台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飛盟廣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