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工水晶體,是目前治療白內障唯一有效的方法。

‧手術成功率達95%以上。

‧過熟的白內障,會增加手術困難度,也會引起晶體性青光眼,風險較高。

‧術後視力可恢復到0.6,甚至1.0

‧通常手術會將優勢眼設定原因:

55歲後水晶體老化。水晶體表皮細胞會一層一層增長,最後像年輪般愈來愈厚、混濁,呈現黃褐色,造成散焦及昏暗,且使近視大幅增加。

‧糖尿病、類固醇、紫外線、化學毒物、眼睛外傷也可能造成白內障。

 

水晶體功能:

‧類似透明鏡頭,具彈性,可與睫狀肌共同完成調焦功能,使影像聚焦於視網膜。

‧睫狀肌收縮,水晶體變厚,增加屈光度,以便看清近物。調節屈光力可達+17 D

‧水晶體可吸收紫外線,保護視網膜免受輻射損傷。

‧角膜和水晶體是凸透鏡,眼睛的屈光度2/3由角膜控制、1/3由水晶體控制。

 

手術:

簡單說就是植入為看遠,另一眼保留1~200度近視,設定為看近,減少配帶老花眼鏡的需求。

‧術前可與醫師討論,是否留下一些近視度數,抵消老花度數。

‧手術需有原始角膜弧度,才能精準做出人工水晶體度數。故雷射近視矯正後,應留下原始角膜地形圖,以便未來手術時參考。

 

人工水晶體優缺點:

‧不會變質,也沒有排斥反應,透光率更好,可謂終生保固。

‧水晶體本身約為2000多度的凸透鏡,可藉調整水晶體的度數,改善近視。

‧人工水晶體無法自動調焦,術後水晶體的調節力只剩下一部份,可能增加老花程度。

 

手術後遺症:

‧縫合時可能鬆緊不一,術後23個月傷口才會穩定,但因眼皮開合,可能使傷口處慢慢變鬆,導致術後散光度數變高。

‧有些人術後可能殘留近視或遠視度數,仍須戴眼鏡或結合雷射等手術矯正。

‧約10~15%的人在術後幾個月到幾年間,水晶體囊表皮細胞增生,造成後囊變厚,出現後發性白內障,需要再以雷射處理。

‧術後數年可能增加黃斑部病變比率及嚴重度。

‧視網膜剝離的風險性提高,高度近視的患者更明顯。

‧東方人小眼裂的關係,置入眼球固定吸環時,眼尾會被剪開,增加許多風險。

 

人工水晶體比較:

基本有四種,都能改善近視或遠視,差別在功能性

一、球面,健保給付,已符合90%患者的需求。

二、非球面像差,可提高夜間與陰雨天的視力品質。

三、散光型非球面,多增加矯正散光功能。

以上三種都是單焦水晶體,優點是視覺銳利度高,缺點是需佩戴老花眼鏡。

也有黃色防止藍光的水晶體。

 

四、多焦或可調節式

‧功能類似老花眼鏡的漸進多焦鏡片,可解決老花。

‧適合需要經常閱讀或使用電腦者。

‧遠近影像同時投射至視網膜,需一段時間學習和適應。

‧方便但視力不夠精確,降低視覺銳利度及增加晚上眩光、光暈,不適合駕駛。

‧會覺得較暗,對比度較差,因光源被分成60~70%看遠、30~40%看近。

‧某些距離視力較差(非連續性式聚焦)

‧不適合需要精細視力或色調感的人,如開刀醫師、雕刻家、工筆畫家。

‧如果不閱讀只看看電視,單焦點水晶體就夠了。

 

具調節能力水晶體:

‧可達到1.7~2.0屈光度調視能力,看遠看近皆不錯。

三度立體水晶體:

‧可充滿整個原來的水晶體囊,藉由節狀體調視作用可達到0.75~2.5屈光度調視能力,但效果仍在評估中。

‧可矯正老花眼的人工水晶體最好兩眼皆植入,不僅較平衡且矯正效果更好。

作者:飛盟廣告設計 印刷 經理/王焜台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飛盟廣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